故事與真實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偵探研究》

故事模擬生命,生命悄無聲息的被故事左右,故事與人生彼此形塑。基於兩者的高度相似,我對閱讀常懷抱著若有似無的神秘主義,拿起一本書表面上看來是再清楚不過的自我意識,然而這份想法卻無法免於其他故事的影響。沒有什麼不能寫進書中,而所有生命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解答,無論方式是直接或間接。


有時,真實與想像的界限是如此模糊。而詹宏志的這本雜文集子:《偵探研究》就像連接魔法與麻瓜世界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帶領我們優游兩端,以觀察的目光推敲小說與現實。

 

書中第一部分正是叫《想像與現實》,詹宏志由一個個真實事件為引子,信手拈來元素相同的小說交互比較。這邊要提一下,書中列舉的小說全為偵探/犯罪小說(從書名就能看出一二),這些小說的核心是一個或數個「謎」,從單純的「兇手是誰?」到人心的幽微處,涵蓋廣泛,廣義而言,能引發我們猜測、懷疑……等渴望真相情緒的事件都可稱其為謎。這些情緒現實生活中俯拾即是,用以上標準衡量,就會發現真實生活還真是謎團處處,因此偵探小說似乎是觀察人生最恰當的選擇了。

 

詹宏志發想的社會事件多以社會案件為發端,喧騰一時的搞軌案和現時最熱的前總統貪污案在他筆下讀來,只能以「宛如小說的真實人生來形容」。訊息獲取的快速與便利性讓我們有些麻木,連生活在這麼戲劇化的世界裡都不自知。如果能把感官張大,生活的無趣與烏煙瘴氣在我們的抱怨中出現的頻率大概會大幅下降。

 

至於和書同名的篇章角度一轉,從偵探的感情生活、居住城市、心智結構和營運狀態著眼,以無比現實的眼光整理、觀察和評估,每篇都像小論文,在我這種閱讀時總貪婪的攫取情節,對於合理性總以「這是故事」輕輕帶過的讀者眼中格外有趣。角色魅力稀釋後的偵探們變成不同寫作風格的表徵、文類演變的指標,對作品熟悉的讀者能得到研讀「冷知識」的快感,對偵探們略聞其名的讀者也不必擔心,這些研究和「吳姐姐說歷史故事」(噢,應該說是「詹叔叔說偵探故事」才對)一樣有趣好讀。

 

造成我唯一閱讀障礙的反而是文章的專欄形式,礙於每期篇幅一個主題往往被切割為五到六回,新的一回開始時總要來點前情提要,就像台灣最愛的螺旋式教育法一樣,連續讀起來難免有點不耐煩。(不過我不否認這樣意外造成小說的歷史脈絡我想忘也忘不了)

 

和偵探小說的美國革命將偵探由高高在上的解謎者拉入混亂的事件中一樣,《偵探研究》則把我們推向小說與現實的模糊交界,要進入這塊領域至少要達到走火入魔的門檻才行,這本書對普通讀者而言無疑是可以跳級的大力丸、通向書坑的特快車,善哉!善哉!


http://blog.yam.com/wanderland
(蒼白皮膚的美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opol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