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休閒於時事

2009年02月04日 10:07

本書,有趣的地方或許在於從另一個角度看報紙吧。喜歡閱讀推理小說的讀者看來,對於詹宏志所寫下的每一篇短文或許都可以會心一笑(或一哭)的說,「啊,我也曾那樣想過」。而對於從未接觸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呢?這則是一個絕妙的機會,以另外一種觀點去閱讀新聞--或者我們該說,舊聞。

而這或許即是這本《偵探研究》的價值所在。當它在連載時,那樣的時效性讓它成為一種極好的閱讀指南,指引著歷史上曾經有什麼樣的作家預想過這樣一種情況。而當它集結出版時,又輕輕鬆鬆的翻出那些在腦海中沈積已久的案件與思緒--當我發現自己已經許久未曾想過南迴鐵路案時,坦白說真是大吃一驚。不僅驚訝於新聞成為舊聞的速度,更為腦海中洶湧而來的、對此案曾有的,那些鮮明的猜測與想像感到愕然。

的確,對於推理迷來說,這是一本相當親切的書籍。就好像與另外一個知識淵博的推理小說迷聊天一般,異常親切。但這並不代表這本小說對非推理迷來說就會顯得艱澀或不知所云。相反地,詹宏志其實相當細心的盡量避免太多專有名詞的敘述,也致力於將偵探小說與現實生活產生連結。然而我有所疑惑的,儘管內容如此平易近人,但書名會不會就已經足以嚇退許多非推理迷了呢?

在《偵探研究》的三個部份(詳細介紹參見呂仁)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個部份的《偵探研究》。說起來,這部份與現實生活似乎離的最遠(都是一些豆知識),但實際上卻好像又是最近的一部分:虛構的偵探因為有了這些微小的細節方才栩栩如生,方才像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寫到這裡時,腦海裡浮現出的,不知為何是愛吃三明治又愛養貓的芮尼克。)

那些例子讀者可能未必全都讀過,或者讀過了也未必全部記得。然而一旦使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小說,未來閱讀的重點顯然將不再只是案子破獲的結果,更多了一些什麼雜七雜八,卻趣味無窮的連結。於是,讀過與否其實並非重點,重點在於視點,在於閱讀與閱讀之間連接著的那些自我記憶的連續。

詹宏志素有推理傳教士的美名,他在職業生涯中也不斷的引進歐美中心的作品、寫導讀與散文介紹這些了不起的作品予讀者認識。只是我一直盼望著,引進作品之後是否能跟著引進國外研究推理小說的理論書籍呢?古典黃金時代的許多推理作家本身也是批評家,更別提1950、60年代美國一陣對於通俗小說的研究熱潮所產生的眾多經典。在我看來,推理小說若要在台灣進一步的生長,這些工具書的譯介想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吧。

http://lunaj.blog13.fc2.com/blog-entry-12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cop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